筆記:中國哲學簡史上

中國哲學簡史·上(子學時代)

2022/4/28 - 2022/5/15

歷史朝代框架

  • 自Derk Bodde英文版編者引言
朝代 主流思想 對應章節 說明
諸子百家 3-16 始于孔子,百家爭鳴
儒、道 17-18 諸子融入儒家與道家
魏晉南北朝 玄學、佛家 19-21 玄學為新道家,佛學外來
隋唐 禪宗 22 佛家沒落,與道家融合為禪宗
理學、心學 23-25 儒家復興,二程分派,理學為正統
理學、心學 26 心學發展到高峰
  27 思想無發展,漢學主要貢獻為考據,打開四書外局面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精神

  •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堪比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知識分子自幼學習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

  • 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
  • 反思思想的產物
    • 人生論:對人生的反思
    • 宇宙論: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所以需要反思。哲學宇宙是一切存在之全,非物理宇宙,相當於惠施的大一
    • 知識論:明確反思的範圍。知識即亞里士多德所謂思想思想
  • 每種大宗教都等於哲學加上層建築,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
    • 儒家並不是宗教
    • 道家是哲學,道教是宗教。二者教義相反,道家順乎自然,道教反乎自然。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學精神
    • 佛學為哲學,佛教為宗教
  • 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而非宗教
    • 中國不關心宗教,因為極關心哲學
    • 中國哲學意在體驗超道德價值,而非增加知識(信息)
      • 道德價值:如愛人等
      • 超道德價值:愛超乎現世之物
  • 宗教給予實際信息,但與科學相悖
  • 哲學將會取代宗教,直接帶給人們更高的精神價值

個人觀點:宗教、科學、哲學,都是人類在探索世界中不斷創造的名,作為自以為已認知世界的里程碑。

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 中國哲學的精神:力圖將出世與入世哲學相統一結合。此為中國哲學史的主流(儒與道)
成為聖人的觀點 出世 入世
出世 脫離社會,脫離“生” 膚淺,跑得越快差得越遠
入世 理想主義,消極無用 注重社會人倫和事務,只講道德價值
  • 聖人應既出世又入世,有內聖外王的人格。類似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哲學家為王。
  • 哲學不單要知道,而且要體驗

中國哲學家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

  • 中國每人都學哲學,無職業哲學家,因而哲學言論非正式著作,相互缺少聯繫
  • 中國哲學著作慣用名言雋語,因此簡短,慣用比喻,因此不明晰。以此換取了更多的暗示,並啟迪成為中國藝術的理想

語言障礙

  • 翻譯只能表達譯者的理解,會丟失所有暗示。鳩摩羅什言翻譯如嚼飯喂人

第二章 中國哲學的背景

  • 不同哲學的特色來自於生活環境的不同

中華民族的地理背景

  • 中國是大陸國家,所有古代思想家均無出海冒險經歷,與古希臘區別很大

中華民族的經濟背景

  • 中國以農業為生,土地是財富的基礎,經濟始終圍繞著土地分配。以農為本,以商為末
  • 士階級雖不耕種,但實際是在表達農的想法

上農

  • 呂氏春秋的上農篇,贊農抑商。儒道的思想根源均源於農

反者道之動

  • 物極必反,天道循環的思想源於農民觀察四時變化,也是儒道的共同點
    • 此理論使民族居安思危,又在危時充滿希望
    • 此理論支撐儒道共同讚成的中庸之道

自然的理想化

  • 道家把農的簡樸天真理想化,拋棄文化和知識,嚮往小農國家
  • 道家繼承農的熱愛自然,最終將個人與宇宙同一

家族制度

  • 因為農安土重遷,發展為家族制度
  • 繼而發展出祖先崇拜,通常為家族遷居第一人
  • 儒家論證並發展之,故成為正統哲學

入世和出世

  • 儒家入世,類似古典主義;道家出世,類似浪漫主義。二者在不斷地平衡與融合

中國的藝術和詩歌

  • 儒家以藝術為道德教育的工具,道家思想是藝術深受啟迪

中國哲學的方法論

  • 農的眼界限制了中國哲學的內容及方法論
  • 中國哲學以對事物的直接領悟為出發點,故不存在知識論,故富於暗示

審美連續體?

海洋國家和大陸國家

  • 中西方異同點
異同點 中國 古希臘
國家類型 大陸國家 海洋國家
民眾主體 農民 商人
概念獲取方式 直覺 假設
主要活動場所 大自然 城市
社會組織形式 家族 城邦
政治形態 等級和獨裁 自由和民主
對創新變化態度 拒絕或阻撓 鼓勵及適應
民眾傾向 智者 仁者

中國哲學中不變和可變的成分

  • 現代化會改變中國傳統的農及家族形式,中國哲學的方法論也會變化,不僅限於直覺感知
  • 既往的哲學中存在局限於時代的內容,也存在具有長遠價值的內容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司馬談和六家

  • 首次分類:陰陽、儒、墨、名、法、道德(道)

劉歆及其關於各家起源的理論

  • 第二次分類:加縱橫、雜、農、小說。小說家勉強入圍
  • 劉歆同時試圖追溯各家的起源。因周王室失權,各部門官師(官師不分)流落而成各家(官師分離)。

對劉歆理論的修正

  • 東周是社會政治大轉變的時期,官師分離造就了諸子百家
  • 再論諸子來源
派別 職業名稱 專業領域
儒家 文士 教授經典、指導禮樂
道家 隱者 有學問和天才,退出人類社會躲進自然
法家 法術之士 封建統治者的私人顧問,政治家
墨家 武士 戰爭藝術專家,俠者
陰陽家 方士 巫醫、卜筮、占星、術數的專家
名家 辯者 說話藝術專家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師

孔子和六經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私學教師
  • 儒靠教授典籍和主持典禮為生

孔子作為教育家

  • 孔子開創以述為做的先河,後世通過註疏表達自己的想法

正名

  • 名實相符,需履行名所包含的責任與義務

仁、義

  • 仁為全德,義利相斥

忠、恕

  • 推己及人為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恕。
  • 忠恕之道又稱絜矩之道,源於自身,是道德生活的開端與終結

知命

  • 知可為而為之,知不可為亦為之,結果歸乎命
  • 做該做的事,保持阿Q精神,永遠快樂

孔子的精神修養發展過程

年齡 階段 說明
15 志於學 並非增加知識,而是悟道
30 懂得禮,言行得當
40 不惑 成為智者,得到道德價值
50 知天命 認識到天命,即認識到超道德價值
60 耳順 順從天命,深信自己在執行天的命令
70 從心所欲,不逾矩 做事從心所欲而自然正確,聖人最高階段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時代 地位
生前 人民教師
死後 最佳教師(至聖先師)
公元前2世紀 繼周而王
公元前1世紀 人中之神(宗教化)
公元一世紀初 最佳教師(至聖先師)
19世紀末 人中之神(宗教化)
民國 下降至人民教師

續:文革時期,下降至反動學術權威;文革後,回歸人民教師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

  • 墨子與孔子享有同等盛名。孔子辯護古代文化,墨子批判古代文化

墨家的社會背景

  • 墨來源於遊俠。儒墨均源出上層社會,後儒仍在上中層,俠至下層,遂產生矛盾
  • 墨家團體首領為鉅子,有生殺大權
  • 墨家與普通遊俠不同
    • 反侵略,只參與自衛,不是什麼仗都打
    • 理解職業道德的合理正當,而非僅僅信守

墨子對儒家的批評

  • 非儒
    • 不信鬼神,使天鬼不悅
    • 堅持厚葬,勞民傷財
    • 強調音樂,勞民傷財
    • 相信命運導致懶惰
  • 反映了下層民族的想法,而所攻擊的信命理解有誤

兼愛

  • 兼愛是遊俠職業道德的延伸,是核心概念: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理想世界需所有人實行兼愛才能達到

天志和明鬼

  • 以天帝和鬼神制裁不兼愛者

一種似是而非的矛盾

  • 儒墨對於鬼都是矛盾的,但實際都是利用
    • 儒家無鬼,而以祭祀表達感情
    • 墨家有鬼,僅用於制裁工具

國家的起源

  • 需選擇國君,或由天帝授權,結束無政府狀態
  • 國君對臣民是否兼愛賞善罰惡
  • 臣民對國君絕對服從,國君必須是集權的

個人觀點:武士出身的墨家,所嚮往的最終只能是軍國主義

第六章 道家第一階段:楊朱

早期道家和隱者

  • 道家源出隱者或悲觀主義者,區別是道家會提出一個思想體係來證明隱遁的正確性
  • 道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楊朱,生活在孟子與墨子之間
  • 列子的楊朱篇與其思想不符,甚至列子可能是偽作。實際楊朱思想無完整記載

楊朱的基本觀念

楊朱基本觀念的例證

  • 為我:拔一毛而為天下不為也
  • 輕物重生: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

《老子》、《莊子》中的楊朱思想

  • 老子:貴以身為天下;名與身孰親
  • 莊子:養生主;無用之用

道家的發展

  • 楊朱:全生避害;有些惡無法避開
  • 老子:掌握並遵循事物變化的規律;有些事情終究無法預料
  • 莊子:從更高觀點看事物,超越現實;否定了自身,走向重生的反面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

  • 孟子起於稷下學宮
  • 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義,荀子代表儒家的現實主義

人性善

  • 孟子提出性善論,每人均有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儒墨的根本分歧

  • 孟子抨擊楊朱墨翟:楊朱為己,不仁;墨翟兼愛,無等級差別
  • 儒墨根本分歧:儒家愛人從心中自然產生;墨家兼愛從外部利益功利性出發

政治哲學

  • 國家由人倫發展而來,國家元首必須是有道德之君,無道殺之不為弒
  • 王道:道德感化以治國(民主);霸道:暴力壓迫以治國(獨裁)
  • 發展忠恕之道,孔子以忠恕為內聖,孟子推之使能外王

神秘主義

  • 宇宙是道德的宇宙,道德修煉可使天人合一,因此萬物皆備于我
  • 孟子提出養浩然之氣,人人皆可成聖人
    • 知道:提高精神境界
    • 集義:做應該做的事

第八章 名家

名家和“辯者”

  • 名家源於訟師,法家實際是政治家
  • 名家以抬槓成名,重名不重實
  • 名家趨向
    • 惠施:強調實的相對性,即實際事物可變
    • 公孫龍:強調名的絕對性,即名的抽象指向是絕對的
    • 這是桌子:這-實,相對;桌子-名,絕對

個人觀點:名家最大的邏輯錯誤是沒有基礎邏輯概念,如事物本身及事物屬性:白為馬的屬性,堅白為石的屬性,有無屬性並不影響事物本身的存在。

惠施的相對論

  • 萬物間沒有絕對的不同與界限,都是相對且不斷變化的

公孫龍的共相論

惠施學說、公孫龍學說的意義

  • 名家發現了抽象的屬性概念
  • 莊子為惠施之友,而道家反對名家,卻在名家基礎上發展了抽象的屬性概念

第九章 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書

  • 老子其人早於孔子,而《老子》其書大概在名家學說之後產生

道,無名

自然的不變規律

處世的方法

政治學說

第十章 道家第三階段:莊子

莊子其人和《莊子》其書

  • 目前版本的《莊子》應為郭象重編

獲得相對幸福的方法

  • 依據個人自然本性而自由發展,就能得到相對幸福

政治、社會哲學

  • 政治治理違背自然,以人滅天,帶來痛苦和不幸

情和理

  • 相對幸福受老病死的制約
  • 以理化情,可減少痛苦(斯賓諾莎:心靈理解到萬物的必然性,理解的範圍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範圍內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後果,而不為他們受苦)
  • 理解萬物的自然本性,可不受外界限制,近似於獲得絕對幸福。有悲觀認命的傾向

獲得絕對幸福的方法

  • 與宇宙達到同一,進入無我的境界,可獲得絕對幸福

有限的觀點

  • 成為聖人有兩個層次。較低的層次:不可糾結於有限的觀點本身,所有觀點都是相對的

更高的觀點

  • 較高的層次:以道的觀點看事物,照之於天

更高層次的知識

  • 更高的知識是不知之知
  • 一是不可言說的,故無所不包
  • 莊子用取消問題的方法,解決了道家全生避害的問題
  • 聖人與宇宙合一,因此永遠存在

神秘主義的方法論

  • 棄知以獲得不知之知。須先學後忘

第十一章 後期墨家

  • 墨經六篇講邏輯學和自然科學
  • 名家道家反常識,儒家墨家保衛常識

關於知識和名的討論

  • 認識能力需與認識對象相接觸才能成為知識
  • 對知識分類
    • 按來源:親身經驗;權威傳授(傳聞、文獻);推論(已知推未知)
    • 按認識對象:名;實;相合;行為
      • 名分為達名、類名、私名

        個人理解:父類名、子類名、對象名

      • 相合:名實耦
      • 行為:如何做一件具體事

關於“辯”的討論

  • 效:演繹法;推:歸納法
  • 大故:充要條件;小故:必要條件

澄清兼愛說

  • 發展出類似邊沁的功利哲學,以喜惡作為行事判斷的基礎,將所有道德與吏掛鉤

辯護兼愛說

  • 反對意見一:無窮害兼。人數無窮如何兼愛?
  • 反對意見二:殺盜殺人。兼愛所有人怎能殺盜?

對其他各家的批評

  • 後期墨家利用辯大量反駁其他各家
  • 後期墨家試圖創造一個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純系統

第十二章 陰陽家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

六種術數

  • 六術
    • 天文
    • 曆譜
    • 五行
    • 蓍龜:龜卜、蓍筮
    • 雜占
    • 形法:相面、風水
  • 術數以自然力解釋宇宙而不用超自然力,有科學的開端
  • 二家解釋宇宙結構起源。史記時已混合
    • 陰陽家的洪範、月令:強調五行無陰陽,解釋宇宙結構
    • 儒家的易傳:強調陰陽無五行,解釋宇宙起源

《洪範》所講的五行

  • 五行應理解為動態的五種活動
  • 提出君主行為與自然現象關聯,後發展為天人感應理論:天給君主警告;君主行為引發天的變化

《月令》

  • 告訴君民每月做什麼以順應自然力
  • 將時間和空間均統一進五行中:春夏秋冬長夏、東南西北中

鄒衍

  • 地理:大九州學說
  • 歷史:五德終始說

一套歷史哲學

  • 五德終始說在漢之後衰微,殘留在奉天承運的承運中(承五德轉移之運)

“易傳”中的陰陽學說

  • 陰陽與易經八卦相結合
  • 後世陰陽家將五行與數相結合

第十三章 儒家的現實主義派:荀子

  • 荀子是孟子思想的對立面

人的地位

  • 天地人各司其職,人創造文化,不應越職

人性的學說

  • 人性本惡,因為有智,可以成為聖人

道德的起源

  • 人需要社會協作而生活,須禮作為行為規則,是為道德(近於墨家功利主義)
  • 人應該具備道德以異於禽獸,禮使人文雅(近於孟子)

禮、樂的學說

  • 儒家禮的專注:儀禮(程序實錄)、禮記(儒家註解)。禮記大部分是荀子門人寫的
  • 喪祭禮從情感出發,儒家將宗教的迷信成分轉化為詩(自覺的自欺)
  • 祭禱卜筮為表達憂慮,真以為能預測未來就墮於迷信了
  • 音樂是道德教育的工具

邏輯理論

  • 荀子的正名除倫理外,還有邏輯

論其他幾家的謬誤

  • 名家及後期墨家詭辯術之誤
    • 惑於用名以亂名(墨辯:殺盜非殺人,忽視外延的判斷)
    • 惑於用實以亂名(惠施:山與澤平,以特殊否定一般)
    • 惑於用名以亂實(墨辯:牛馬非馬、公孫龍:白馬非馬)
  • 解決謬誤的方法:統一天下,統一思想。因此開啟了法家思想

第十四章 韓非和法家

  • 西周時期,禮用來控制貴族,刑用來控制平民

法家的社會背景

  • 貴族間最初均有氏族血緣關係,因此用禮來管理,階級固化打破後則崩塌
  • 法術之士提供政治咨詢,以極權為管理工具,理論化後成為法家思想
  • 法家思想並非來源於刑法

韓非:法家的集大成者

  • 法家派系
    • 慎到:勢,權利和權威
    • 申不害:術,政治手腕
    • 商鞅:法,法律和法制
  • 韓非為最後且最大的法家,集法術勢於一體

法家的歷史哲學

  • 農耕文明使中國重視傳統經驗
    • 孔子:搬出文王周公
    • 墨子:搬出大禹
    • 孟子:搬出堯舜
    • 道家:搬出伏羲神農
  • 法家不再崇古,而充分認清時代

治國之道

  • 第一步:立法,明是非
  • 第二步:勢,保證極權,藉助權勢賞罰來治理國家
  • 第三步:術,憑藉用人之術來判斷並執行賞罰,君主負責考核,甚至可僅考核部分考核官
  • 賞罰:君主的二柄
  • 荀子知性惡而引導向善,韓非知性惡而破罐破摔,以法制之

法家和道家

  • 法家的無為,一切委託他人,自己極權考核賞罰而已。民邪惡,社會絕對控制
  • 道家的無為,一切委託他人,考慮委託的所有事。民天真,社會絕對自由
  • 賞罰要求君主公正無私,法家所謂中人難以達到,仍需是聖人

法家和儒家

  • 儒家提倡用禮管理平民,法家提倡用刑管理貴族
  • 儒家理想主義,法家現實主義,互不相容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學

  • 易傳、中庸:先秦儒家形上學最後階段
  • 三玄:老子、莊子、易經

事物的原理

  • 道家的道指不可名狀的本源,易傳的道指可言的規範原理
  • 易有三意:簡易、變易、不變

萬物生成的“道”

  • 一陰一陽之謂道

萬物變化的“道”

  • 萬物運行應保持中正

中和

  • 中:既不太過,又非不及,恰到好處
  • 和:調和各種相異事物,和而不同

庸常

  • 道因為重要所以平常,不可或缺,但未必覺察
  • 普通人多少按道行事,教而使其更完整地遵道

明誠

  • 明:明白日常生活的一切意義,就是聖人
  • 誠:能把所明白的完全做到,就是聖人
  • 若明需誠,若誠須明
  • 提高精神境界:儒家做平常事以與天地參;道家否定知識以超脫人世間

個人觀點:明誠即理論與實踐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 近現代世界史就像春秋戰國在重演

秦統一前的政治狀況

  • 國際法類似各國間的禮

中國的統一

  • 中國已習慣有中央集權的機構,維護天下太平

《大學》

  • 四書為宋朝新儒家所提,中庸大學均為禮記中的篇章
  • 三綱領:明明德;八條目:修身

荀子的折中趨勢

  • 雜家均具有折中性質
    • 呂氏春秋:並沒有反映折中的理論
    • 淮南子:更傾向於道家
  • 各家都同意絕對的真理為道
  • 荀子折中百家,各家所見正為其蔽,優點同時是缺點

《莊子》的折中趨勢

  • 莊子天下篇是先秦哲學的總結
  • 儒家只知道的末,道家只知道的本,暗示兩家應結合

司馬談、劉歆的折中主義

  • 司馬談為道家,劉歆為儒家,各奉一而博覽
  • 折中主義欲在思想領域實現統一,而無法建立統一的系統,只能是大雜燴

[註]關於中國人的民族觀念

  • 中國傳統以開化程度分類,而非民族本身,是為華夏、夷狄、禽獸
  • 中國不太強調種族,所以才有五胡亂華的向內殖民
  • 佛教傳入後,信佛者認為印度是虛擬的淨土,不信者認為印度是夷狄,中國仍以天下唯一文明人華夏自居
  • 西方文明侵入後,中國感受到同等文明的存在,與看夷狄完全不同,因此更類似春秋戰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