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呂著中國通史上

呂著中國通史·上(文化史)

2022/3/19 -> 2022/4/27

緒論

  • 歷史作用:搜尋史料->加以分析->驗證今事->推測未來
  • 從智人起,人類主要為文化進化,而非生物進化
  • 文化是人類控制環境的工具,因此環境相似的人群文化也相似
  • 人類因為感覺遲鈍,造成歷史一治一亂交替出現

第一章 婚姻

  • 男女關係發展:毫無禁忌->僅限同輩->禁止親族(氏族)->唯一配偶多情人->必須同居->一夫一妻
  • 先史男女地位
類型
遊獵 負責掠奪 作為掠奪交換品
畜牧 負責掠奪 管理牧群
農耕 附屬品,勞力 掌握經濟主權
  • 貞操源於奴隸需忠實的要求
  • 伴娘來源於媵,伴郎來源於御
  • 人類本性多婚,法律道德壓迫之下,演變出通姦與賣淫
  • 部分原始宗教保留先世風俗,與後世不符,被目為邪教,如私有財產未形成時的群體淫亂
  • 家庭制度的積弊造成男女不平等,社群制度是女性解放的根基

第二章 族制

  • 兄終弟及源於母系氏族的舅權制,兄弟同氏族而父子不同族
  • 封建制由父系的宗法衍生而來
  • 人類互助由合作轉為分工,分工使部分人優先富裕,服務婚轉為買賣婚,建立父權家庭
  • 氏族時代的知識技術輩輩相傳,因此尊祖崇古的觀念自然產生,與倫理道德無關
  • 國家體制不鼓勵氏族做大,經濟原因也要求家庭分化
  • 家庭制度下,古代勞力重於資本,人多可致富,今日則返貧
  • 愛家的倫理觀念也是制度所需的洗腦
  • 春秋前姓氏區別
姓氏 別稱 改變 稱謂 說明
正姓 不可 女稱姓 母系氏族的稱號
庶姓 男稱氏 同姓中分支的稱號

第三章 政體

  • 亞里士多德氏族社會角色
角色 參政權 源出 有決定政權
君主 貴族中的最高首領 君主
貴族 平民中的掌權者 貴族
平民 戰勝氏族的普通人 民主
奴隸 戰敗氏族成為俘虜  
農奴 戰敗氏族僅收貢賦  
  • 古代的國指諸侯的地盤;家指士大夫的地盤;社稷或邦近似今日國家的概念,國衍生出邦意主要因為避諱劉邦
  • 中國君主主要由族長演化而來,繼承法為母系的兄終弟及或父系的父死子繼;周召共和為貴族制;有民主制,如大詢於眾庶之法
  • 郡原為縣的下級區劃,因為用於屯兵,逐漸成為縣的上級。秦始皇的36郡均需屯兵
  •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有互相稱王之意,並非項羽獨斷
  • 韓信等異姓王被誅,因思想上的慣性,無法想象劉邦可以皇帝之名滅諸侯,即周天子從無滅國的先例,故未設防而敗
  • 民主制度消亡的原因
    • 地域過大,會議召集不便
    • 少數人已形成專權
    • 大眾不團結,無從糾正專權者
  • 平民本無效忠君主之義務,只有貴族應效忠。後世此點被擴大化加以利用

第四章 階級

  • 最初,國人為征服民族,野人為被征服民族,後來區別逐漸消失
  • 最初的士從軍隊產生,所以戰士和士大夫均為士
  • 古代階級破壞的原因
    • 貴族嬌縱自亡
    • 一國破敗全部轉為平民
    • 各階級間通婚無嚴格限制
  • 奴:男奴隸;婢:女奴隸;臧:奴與平民之子;獲:婢與平民之子
  • 封建時代的武力優勝主義,逐漸被資本時代的富力優勝主義取代
  • 封建時代的中層分為兩派:近文成儒,近武成俠。實為孔墨兩家欲拉攏的社會群體。文臣極致如蓋寬饒,武士極致如李廣,魏晉後皆絕跡。而文臣偏狹,武士濫殺,絕跡亦不足惜
  • 資本時代的土地私有,使農奴也變為奴隸
  • 東漢末年產生了部曲階級,直至宋朝。部曲地位介於奴隸與平民之間。部曲女子稱客女。
  • 門閥階級:源於封建貴族階級,漢朝被壓制,魏晉崛起,至五代沒落。沒落原因:
    • 世族已無實力
    • 與庶族通婚或賣家譜
    • 隋廢九品中正制,改為科舉
    • 唐末大亂,家譜散佚
  • 異族階級:金以前,異族仰慕中國文化,主動融合;金開始剝削漢人,形成階級
  • 階級的形成,根源只有武力和經濟兩種。種族並不是形成階級的原因,利益差別的作用遠大於體質差別。
  • 以前的階級相去不遠,今日懸殊巨大,中產階級成為不穩定狀態,不能成為階級。消滅階級和階級鬥爭由今日產生,風險極大。

第五章 財產

  • 各重要經濟時期
名稱 起始 轉折 消亡 說明
大同 上古以前 黃帝時期 東周前 大概上古以前存在。財產部族公有,無私產,故無工,商僅限與外族的簡單易物或討要。
小康 黃帝時期 東周 新朝 黃帝時期即始小康。出現私產,出現士,工商無大利,精神上開始自私。社會的舊組織崩潰,而人們仍覺不妥,仍追求徹底改革。
亂世 東周 王莽後 清末 東周已是亂世。王莽後人們認可了新常態,不再反抗。
近現代 西力東侵 清亡 至今 經濟已與世界相通,民生與民族問題合一。

井田制更像是孟子意淫的產物。以本書觀點,私產在部族時期並不存在,井田耕作分公田和私田則與之矛盾;井田類似十稅一,更像是國家已形成後的想法

  • 人類聯合的方式:一為通力合作;二為劃清界限後共享,方式包括交易與掠奪
  • 農業社會的文化和富力最高,但易被遊牧等民族征服。征服者在軍事上佔有,而在文化上因落後反被同化。
  • 小康至亂世的經濟變遷
    • 人口增加,土地兼並
    • 公有的山澤變為私有
    • 工業進化使工匠出現致富機會
    • 商人更加活躍
    • 放貸者從國君擴至任何富人
    • 貨幣更加進步,儲蓄過剩的情況消失
  • 亂世前形成三類人
    • 大地主:佔有農田或佔有山澤
    • 大工商家:包括工業家及大商人
    • 子錢家:放貸者
  • 西漢人物仍在謀求徹底變革,造福被統治者,但總妄圖靠統治者發動,因此均失敗
  • 拯救亂世兩家:儒家提倡平均地權,恢復井田制,如董仲舒;法家提倡節制資本,國營支柱產業、重大商業、金融業,如桑弘羊。王莽綜合了儒法兩家,欲徹底改革經濟制度。
  • 王莽後的三次平和改革:晉的戶調式,北魏的均田令,唐的租庸調法。然實行程度很可疑,即使實行也至多一段時期內使貧民略得平均,無法持久。其後再無平均地權的政策。
  • 物價控制
    • 戰國-李悝:平䨀法
    • 漢宣帝-耿壽昌:常平倉。民間谷物市場興盛後失效
    • 隋文帝-長孫平:義倉。主動隨喜募捐。類似的有後周惠民倉、宋廣惠倉
    • 北宋-王安石:青苗法。本意好,選錯了推行機關
    • 南宋-朱熹:社蒼。以社為範圍救濟借貸,治標不治本,且久亦失控
  • 中國自古主張均貧富,而方法不對。主導的儒家只知平均地權,從未著手法家的節制資本。儒家過分希冀明君管好一切,而現實因大一統國土廣大,即使有明君也無能為力,故一直失敗。

第六章 官制

  • 官制複雜:官多;老變;變得沒道理
  • 人的見解總是落後於時代,因此制度一定下來即不適用
  • 官制六時期
    • 周以前的列國時代
    • 秦及漢初,三公九卿,尚書職權漸重
    • 至唐朝,三省六部
    • 唐中葉至宋,官名與爵祿相關,與具體職務脫鉤
    • 元明清,三省漸虛,六部做實
    • 清末至今
  • 內官分事務,宰相綜合統管;外官分地界,管理所有事務。
  • 翰林在唐初純為藝能之士,唐中參與政務。明中六部官員均自翰林出。
  • 胥吏即今之公務員,實際處理各類政務。地位太低不思進取,但求無過照例行事,因不可或缺而唯利是圖。
  • 官品起於南北朝,宋確定正從九品。
  • 官俸微薄,下級公務員尤甚,此為貪污腐敗之源。

第七章 選舉

  • 三代以前,士以下選舉,以上世襲
  • 漢初布衣將相,世襲告終
  • 漢以後入官之途
    • 征召:天子仰慕直接聘請
    • 辟舉:相府等機關自主聘用
    • 薦舉:內推
    • 吏員:由吏升為官
    • 任子:官二代蔭子
    • 專業技術人員:外聘或自行培養
    • 捐納:買官
    • 學校
    • 科舉
  • 九品中正制問題:量德不量才,非政治所需;中正無法公正評判,礙於喜好、恩仇、威脅等諸多因素。最終只可選出門閥士族
  • 科舉開取士的另一途徑,而宋後成為唯一途徑
  • 科舉之弊
    • 學非所用
    • 僅考察一時的應試能力
  • 科舉改革:范仲淹改革;王安石熙寧貢舉法
  • 王安石變法失敗後,為平衡兩派考生而經義詩賦同時考察。明清科舉全部考察,實際上無人能通
  • 賣官起自漢武帝
  • 外官僚屬自行招聘,多為本地人,功曹負責,隋廢由吏部負責。

第八章 賦稅

  • 井田:平正之地;畦田(圭田):崎嶇之地
  • 賦稅隨政務發展而增加,本是合理之事,而多數增稅均不察情勢
  • 漢田租正稅十五或三十稅一,但還有私租,如王莽十稅五。其外有算賦,即人口稅
  • 鹽鐵之類間接稅不被接受,未能盛行
  • 戶調法:起源於曹操,晉平吳後成定法。替代了算賦和各類不定期橫征,改現金稅為實物稅,官方按各戶情況授田,定期繳納
  • 農民所缺,一錢二物三勞力。役法如正確使用,可有益於公,無害於民
  • 在官庶人(吏)
    • 府:看守財物
    • 史:記事
    • 胥:高級腦力雜務
    • 徒:跑腿的,體力雜務
  • 雜稅:田租、口賦、力役以外的賦稅

第九章 兵制

  • 兵制八期
    • 征服之族全民皆兵,被征服之族部分民兵制
    • 戰爭增多,全部全民皆兵
    • 秦天下一統至五胡亂華,罪人及異族為兵,中央失權後出現州郡兵
    • 五胡亂華末至唐,漢人兵源加入,出現部分民兵制的府兵
    • 唐末五代,府兵廢壞,出現藩鎮之兵
    • 宋,募兵制
    • 元明,元朝特殊兵制,明朝東施效顰
    • 清,整體腐敗,中葉曾建強大陸軍,但跟不上時代
  • 春秋時,各國用兵最多數萬,至戰國則斬首動輒數萬。比為由部分民兵制轉為全民皆兵的體現
  • 民兵制在光武帝時被破壞,開始外強中弱,邊兵強內地弱。漢末軍閥擅權,積久必驕奢淫逸,故使五胡亂華。兵權一直不在漢人手,故長期難以恢復
  • 五胡亂華前,北方文明南方彪悍,其後反之
  • 漢朝多數用本國兵,唐朝多用番兵。唐武功成就雖大於唐,軍事實力實不如
  • 唐廢壞府兵制(平時為農,田產無稅,閒時為兵,兵馬自備)重用異族雖減輕人民負擔,卻導致安史之亂,甚至間接影響宋的武力養成
  • 兵制上策應守在四夷,類似都護府監管鎮撫而防患未然,在本國之外。中策為本國之內經營邊境。唐朝的藩鎮為下策至無策,實為對四夷已失控。
  • 宋改為募兵制
    • 優點:接收教化社會無賴;使農民專心種地
    • 缺點:兵力漸腐敗;番戍之制不合理;一味追求兵多
  • 北方為侵略民族原因:土地貧瘠;地形平坦利於集合
  • 元朝為世襲兵籍制,僅限蒙古人;明朝一定程度模仿之,使兵二代成為特權階級,而迅速腐化
  • 戰爭是社會的變態,變態原因消失則戰爭結束。因此武力無法持久,否則會隨變態原因消失而必然腐化。兵需常備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應為需要時產生。
  • 近代的趨勢:多以西南為根據地(受中原影響較少);恢復全民皆兵

第十章 刑法

  • 法律的來源:社會風俗;國家對人民的要求
  • 刑法簡表
常用刑名 其餘別名 組合 來源 類型 說明
  五刑 苗民始創 肉刑 五行屬木。割鼻
    肉刑 割耳
椓、宮 五刑 苗民始創 肉刑 五行屬土。男割生殖器,婦則閉於宮中
墨、黥 庶勍、黥面 五刑 外族習俗,苗民始創   五行屬火。在臉上刺字染墨
剕、刖 五刑 苗民始創 肉刑 五行屬金。砍雙腳。一說剕僅斬左趾
大辟、死 割頭 五刑、隋五刑 苗民始創 死刑 五行屬水。死刑總稱
鞭、笞   隋五刑     鞭子毆打
朴、杖   隋五刑     木棍毆打
  隋五刑     流放
    外族習俗   剃頭
腰斬     死刑 從腰斬斷。原名斬,後被斬首借用需特指
矺、辜     死刑 裂其肢體而殺之
      死刑 去衣磔之
車裂     死刑 用車磔
縊、絞       死刑 用繩勒死。絞原為勒人的繩
      死刑 燒死
      死刑 煮死
    食人族習俗 死刑 做成肉脯
    食人族習俗 死刑 剁成肉醬
三族       死刑 連同父母、兄弟、妻子共同誅殺
  隋五刑      
凌遲     元傳入 死刑  
充軍          

五刑:書經·呂刑、虞書·大小夏侯版本、周官·司刑、逸周書逸文

虧體、死刑均源於戰陣處理異族

隋五刑:笞杖徒流死

  • 階級產生之前無利己主義,故無須教化和刑罰。法律不問人的動機,成為反社會之物
  • 法典歷史
    • 李悝《法經》:最早法典,共六篇
    • 劉邦約法三章:只取秦法三章,定天下後蕭何與叔孫通相繼增至27篇,漢武帝時增至300餘篇
    • 《晉律》:陳群制新律18篇未頒行,賈充定晉律20篇而頒行。南北朝略參鮮卑法,至《唐律》仍大體沿襲。金熙宗《皇統制》合女真及舊法,仍沿古律。元用金律。《大明律》以唐律為本,《清律》又以明律為本。
    • 清末開始採用西法
  • 漢始,儒家學說被摻入法典之中,融入較多公序良俗
  • 晉律後幾乎無變化原因:只規定經久之事;只列出大綱

第十一章 實業

  • 農工商為實業

農業

  • 中國文明由漁獵起,神農時期進入農耕
  • 農業進化:粗耕->精耕
    • 爰田法:先秦,按土地肥沃程度調整分配畝數
    • 代田法:漢武帝時期趙過發明,分一畝三圳三壟,圳低壟高,種於圳而漸以壟為肥,終平,次年反之。後氾勝之發明區田法,與代田法原理類似
  • 農業進化阻力
    • 缺乏農學研究者或脫離實際
    • 土地變為私有制而農田受侵佔,如水利
    • 剝削使農民不願賣力
  • 農學書籍:先秦漢代農書基本均亡佚,散見雜家著述。漢成帝時《氾勝之書》,南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元官修《農桑輯要》,元王楨《農書》,明徐光啟《農政全書》,清官修《授時通考》
  • 廣義種植外各類農業
    • 蠶桑:起於上古,齊紈魯縞漢世聞名。而地區發展不平均
    • 林業:起初為公有,後一直在破壞,從未保護且無意識
    • 漁獵畜牧:均不被重視。田獵受武事影響還定期舉行。漁業被視為鄙事。畜牧主要供給祭祀,唯養馬事關軍事交通而受重視,主要在邊地。
    • 礦業:管子載勘察礦苗(榮)之法。銅重於鐵,造兵器、寶鼎等,後漢前兵器多用銅。礦業發展南優於北,采珠玉亦屬礦業

工業

  • 工業自古不喜奇技淫巧
    • 生活恬淡所致
    • 社會範圍狹窄,故崇古
    • 工官為國家服務,但求無過
    • 森嚴的等級規範
  • 工官制度隨封建制破壞而消亡,工業基本未曾進化

商業

  • 私產形成前的商人為部族服務,才智過人;私產形成後漸成居間優勝階級,低買高賣
  • 古代定期設市,唐中葉後可隨時隨地交易
  • 輕視商人原因
    • 封建制遺留的重掠奪輕生產思想
    • 商人多為賤人出身,商業無法生利。兩漢輕視其人,之後敵視其業

第十二章 貨幣

  • 中國貨幣制度不甚完善
    • 中國經濟學說不注重交換
    • 疆域廣大難以控制
  • 金屬貨幣的缺點
    • 無法禁止私鑄
    • 產量不足用
  • 銅錢最初應起源於齊,主要在貴族間流通
  • 自周至漢,銅錢使用並不普遍,零星交易可直接用粟易物
  • 秦半兩至漢文帝開私鑄,直至漢武帝上林三官五銖,始安定
  • 王莽暫時破壞後恢復,董卓破壞五銖錢,唐初開元通寶錢復定,但不久私鑄又起
  • 宋產生交子,來源於飛錢(兌換券)
  • 紙幣的貶值導致銀錢復起,明宣宗起銀兩為正式流通貨幣。明清皆受銀銅並行之害

第十三章 衣食

飲食

  • 食物來源:鳥獸肉;草木;魚類
  • 神農本草經為最早探究草木性味之書
  • 六畜:馬牛羊雞犬豕。馬牛主交通耕作,羊貴重,常食雞犬豕。古代畜養,男犬女豕,狗漸少而主食豬
  • 茶來自於荼字,唐朝盛行,至宋時未全民普及,煎茶而非泡
  • 外來輸入食物:蔗糖唐太宗時自摩揭陀引入,之前為米麥製的飴。菜類如苜蓿,果品如西瓜
  • 中國烹調世界第一,奢侈亦是

衣冠

  • 衣服材料最早用皮草,後發明絲麻取代。木棉至元才普及全國
  • 取暖衣裘,窮人衣褐(毛織品)。庶人可衣犬羊裘,絲綿最貴。
  • 衣服緣起先下後上,先前後後,然非以裸露為恥,而是用於裝飾
  • 短褲為褌,長褲為褲,貧者無褲而仍有褌。褲襠縫合為窮褲,一般不縫,以裳蔽之。韍僅蔽前,裳前後皆蔽
  • 上衣短者為襦,長者為衫,額外加棉為袍
  • 冠以冕最尊,次之為弁,後為冠,庶人用巾(類野人之帽),覆髻為幘。冕弁用簪而冠不用
  • 脫帽握手源於歐洲中古,免胄知敵我,握手知無兵
  • 襪(韤)最初革製,襪外為屨。偪為綁腿,在襪內
  • 深衣為上衣下裳縫合在一起。理論庶人禮服,士大夫平居服,實際廣泛使用
  • 服飾的社會屬性使之總體大同小異,且逐漸趨同
  • 中國服飾大部分自行進化,僅靴來自胡服,起自趙武靈王,唐中葉盛行
  • 染色技術未盛行前,不忌諱白色衣服

第十四章 住行

建築

  • 上古住居為巢居和穴居。溫熱地築巢抽梯,幹寒地營窟穴居
  • 穴居種類
    • 天然洞窟
    • 鑿出窟窿而居,為穴居
    • 自堆土窯而居,為復。漸進化為版築
  • 古人最初湖居,藉水以自衛。後藉山,最後人工築墻,是為郭。長城屬於郭,為抵禦小波寇盜最經濟的方式
  • 修築長城時期
    • 戰國秦:齊南防淮夷,秦趙燕北防匈奴,秦始皇連結為一
    • 隋:北防突厥
    • 金:防其餘遊牧民族
    • 明:北防蒙古,現主要遺跡
  • 古代房屋:士大夫之居,前堂後室左右房;平民之居,少一堂,以室為堂,以房為室
  • 中國建築以土木為材,造樓技術差,因此向平面廣大發展,總體不算發達。建築落後原因
    • 政治比較清明,反對大興土木
    • 迷信不深,祭壇臨時設地,無固定場所
    • 經濟相對平等
  • 苑只有草木,囿兼有禽獸。園原為果園,發展為園林

器用喪葬

  • 古人家具主要為床與几,西域胡床傳入後有桌椅
  • 古人生火取暖,土炕應自女真傳入
  • 墨家主薄葬,儒家反對,然仍比流俗薄。火葬隨佛教傳入,僅風靡一時

交通通信

  • 交通運輸肉體,通信運輸思想
  • 西北陸路交通發達,東南水路交通發達
  • 大車牛拉用以運輸,小車馬拉為兵車或人乘,人力車為輦
  • 國中路為馳道,田間路為阡陌。道路失修後(宋以後為甚),騎馬漸盛行。水路交通逐漸比陸路交通發達
  • 道路之壞使經濟重心轉為沿海,而陸路交通多用人力。山行用轎,南宋始用於平地
  • 魏晉商賈興盛而發展出逆旅,取代了之前官營住所
  • 通信使用郵驛,然僅限投遞公文。民間寄書須遣專使或託人
  • 交通起於陸地,進及河海大洋,再返回陸地,是必然的路線

第十五章 教育

  • 古代貴族小學教育
    • 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師氏授
    • 三行:孝行、友行、順行,師氏授
    •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保氏授
    • 六儀:祭祀、賓客、朝廷、喪紀、軍旅、車馬,保氏授
  • 大學教育:春秋禮樂,冬夏詩書,與宗教關係密切
  • 學校名稱
年代 小學 大學
  • 平民教育偏重於道德,實際技能來源於實習,古稱宦
  • 東周教育移於私家,出現諸子百家
  • 後漢因重儒學使學校空前絕後興盛;魏晉始成花瓶;隋唐成為選舉的一途,不提倡學術教化,且明分階級
  • 文翁為提倡學術的少見案例;王安石提議科舉取士,國家養士;朱元璋極其重視學校
  • 中國無宗教意義的孔廟,實際均為學校
  • 凡事國營弊端(僅小國寡民可行,國大社會複雜不可行)
    • 國家不可勝任繁重職務,因此辦事有名無實
    • 無法盡知社會的需要,因此辦事頑固守舊,阻礙進步
  • 唐五代民間研究學問機構興起,為書院。自主辦學,能真正研究學問。
    • 四大書院
名稱 位置 興建年代 興建者 備註
白鹿 廬山白鹿洞 南唐升元    
石鼓   唐元和 衡州守李寬 《玉海》非四大
應天   宋真宗 曹誠  
嶽麓   宋開寶 潭州守朱洞  
嵩陽 登封縣大室山 五代   《通考》非四大

第十六章 語文

  • 以語言表示意思,以文字表示語言。最初象形文字並非如此,後漢字演化出形聲
  • 六書:漢所總結的文字構造之法
名稱 類型 典型字 數量 說明
象形 造字法-文 日月山水火子 畫成一種東西的形狀,需進行抽象,否則僅為圖畫文字
指事 造字法-字 上下 指示其物的所在。事意物
會意 造字法-字 信武 合成兩個字。會意合
形聲 造字法-字 鞅洋氧恙 表意與表聲兩部分結合
轉註 非造字法-文字增加 考-老、夥-多 多個字同一意思,源出也類似
假借 非造字法-文字減少 難(本指鳥)久(本指針灸法) 借用同音字,不再新造
  • 書體變遷
名稱 別名 從屬 說明
篆書     古代文字流傳至秦漢,刻在簡牘上,用圓筆
隸書     秦官獄多事,令徒隸佐書變異而得,用方筆
楷書 真書、正書   正式書寫所用
草書     用於起草,自然產生無發明權。張芝始創狂草,脫離實用
行書     草書脫離實用後,代為起草的書體
古文   篆書 大篆之前,自古流傳的文字,《史籀》15篇以外
奇字   篆書 古文的一部分,說不出字形構造之由
大篆 籀文 篆書 周以前通行的字,見《史籀》15篇
小篆 秦篆 篆書 秦以後通行的字,李斯、趙高、胡毋敬制定
章程書   隸書 舊派隸書,無挑法,漸發展為真書(楷書)
八分書   隸書 新派隸書,有挑法
章草   草書 字之間分開的草書
狂草   草書 字互相連結的草書,張芝首創
行楷 真行 行書 比楷書潦草一些
行草   行書 比草書莊重一些
graph LR

字形---篆書
  篆書---古文
  篆書---奇字
  篆書---大篆
  篆書---小篆
字形---隸書
  隸書---章程書
  隸書---八分書
字形---楷書
字形---草書
  草書---章草
  草書---狂草
字形---行書
  行書---行楷
  行書---行草
  • 春秋戰國為造字高峰期,因此七國文字異形。確立一字一音、單字發展為多字,為文字重要進化,成為語言的代表
  • 漢字先造文字,再與語音結合,不適合用拼音。拼音適合文字學習自其餘先進民族者使用
  • 生活是最大的教育。除少數學者外,讀書對於其人格的關係,是很少的
  • 採用中國文字的方法
    • 全盤使用。如朝鮮,而與語言不通,仍需另造諺文以應用
    • 用偏旁造字。如契丹大字,採隸書半字增損創造,而不能通行,後參照回紇創契丹小字以實際應用
    • 借漢字而自造音符。如日文,較為方便,故用至今
  • 各族文字
    • 回文:拼音文字,不知出於猶太、天主教還是大食
    • 藏文:拼音文字,出於印度
    • 蒙文:拼音文字,初用回文,後八思巴據藏文造字
    • 滿文:拼音文字,據蒙文
    • 倮儸(彝族):象形文字
  • 印刷流變
graph TB

語言--記錄-->文字
文字--永久保存-->金石刻
金石刻--看副本就行-->摹拓
摹拓--刻木頭就行-->刻板印刷
刻板印刷--缺乏通用性-->活字印刷

第十七章 學術

學術思想

  • 學術思想三大時期
    • 上古至漢魏
    • 佛學輸入至清亡
      • 佛學時期
      • 理學時期
    • 西學輸入後
  • 先秦諸子學術來源
    • 古代宗教哲學,較輕
    • 各社會官守,更重
  • 諸子思想來源
    • 農家源於遠古農業部族的思想
      • 君臣並耕,政府無權
      • 物論量不論質
    • 道家源於反對遊牧侵略的思想
      • 老子行文古,女重於男
      • 主張以柔克剛
      • 主張無為
    • 墨家取法夏王朝思想
      • 墨學出於清廟之守(祭祀禮儀),可見較古學說
      • 貴儉因夏值水災之後
      • 天志明鬼因夏迷信較深
    • 儒家陰陽家思想綜合上古至西周所形成
      • 儒家三統之說三代循環,陰陽家五德終始說,均為根據時局選擇治法
    • 法家根據當前政治形勢所產生的思想
      • 裁抑貴族,推翻封建
      • 富國強兵,統一天下
    • 名家專講高深玄遠理論,縱橫兵家僅用於單專業

個人觀點:從農家到法家的順序恰好對應從右派到左派

  • 儒家思想
    • 六經:詩書禮樂,為大學課程;易為原理,春秋為方法。易分言理派(近於先秦哲學)和言數派(術數之學,古文易均為此)
    • 益處:個人修養。理智上中庸,感情陶冶有禮樂,知天命,推己及人等
    • 害處:只傳小康不傳大同,追求小康導致專制
    • 儒家整體功過相抵,然亦形勢所成
  • 儒學傳承
    • 漢武帝時八家
      • 詩:魯申培公、齊轅固生、燕韓太傅
      • 書:濟南伏生
      • 禮:魯高堂生
      • 易:菑川田生
      • 春秋:齊魯胡毋生、趙董仲舒
    • 東漢十四博士
      • 詩:齊、魯、韓
      • 書:歐陽、大小夏侯
      • 禮:大小戴
      • 易:施、孟、梁丘、京
      • 春秋:嚴、顏
    • 出現古文派,又出現以王肅為代表的偽古文派,偽造《孔子家語》
  • 儒家已不適應時代發展,因此藉口古文研究引入其他理論,拋棄師承另成一派。實際今文經與古文經並無思想的不同
  • 鄭玄等刻意追求博學,而理論其實不通,消遣功用大於救世。此風起於西漢中,盛於東漢,隋唐猶存。如章句、義疏
  • 魏晉玄學反對拘泥事跡的儒家,混合儒道而重視原理,屬於近似且兼採道家的儒家。功勞為去除了拘泥形式之弊,但其本身並無實際可執行的方案
  • 佛教以宗教輸入,而亦含學術。有較多實行標準,故能興起
    • 佛滅百年後小乘興,又五六百年大乘出
    • 有情十等: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凡成六道輪迴,畜生、餓鬼、地獄為三途
    • 小乘佛即釋迦摩尼,大乘佛有三身:報身(本人)、法身(自然力,感知萬物)、化身(變化為各種形態)
    • 六識:色聲香味觸法,第七識末那(有我),第八識阿賴耶(由第七識生,須滅盡)
    • 認識世界的方法錯誤,故世界根源問題無法回答,成佛後自知
  • 佛教宗派
宗派 別名 組合 說明
天台宗 性宗 教下三家 就識本身闡發
惟識宗 相宗 教下三家 由相闡發萬法惟識之義
華嚴宗   教下三家 描述菩薩的樣子以供模仿
禪宗     不立文字,直指心源,專靠修証。因教下三家繁瑣而禪宗獨勝,因修習禪定而為有閒階級獨有。流行於上流社會
淨土宗     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淨土,有不墮落的低保。修習簡易:觀、想、持名(念佛)。流行於下流社會
  • 佛教以消滅社會為解決社會問題之法,宋明理學反之而生,以唯物反唯心
  • 理學
    • 自創宇宙觀人生觀
      • 周敦頤:太極生兩儀,化五行,成萬物,保持中正以配太極。著太極圖說、通書
      • 張載:萬物原質為氣,疏密成隱顯,迎距生好惡。人有義理之性不受制於物質,氣質之性受制於物質,應變氣質以和義理。著正蒙、西銘
      • 邵雍:術數之學,主要研究自然現象的規律,不被視為正宗。著觀物內外篇、皇極經世書
    • 實行方法
      • 程顥: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
      • 程頤: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致知在格物,即窮其理
    • 格物問題
      • 陸九淵:先發其本心之明
      • 朱熹:讚同程頤
      • 王守仁:良知,洗除障翳
    • 吸取佛學內容
      • 嚴於律己
      • 理論的徹底
      • 過於注重內心修養,疏於學問與行事
    • 反對者
      • 永嘉、永康派:反對疏於實學
      • 清代顏元、李塨:只講實學不修內心
      • 戴震:捨理而論情
      • 理學反對者均難自圓其說,因此一家獨大
    • 清考證學
      • 清代學術只是方法運動,不是主義運動
      • 考證學實為理學一支,傳承講究讀書的程朱派
      • 功績:研究漸深,日趨客觀
  • 近代
    • 西學起於自然科學,推及社會科學
    • 各民族傳統均有糟粕,且壞得相像,均需新學術以改變
    • 風俗的薄惡因社會組織的不良,非改良道德政治可變

文學

  • 文源於語言
    • 先有韻文,後有散文
    • 散文興起於東周,盛於西漢。散文能說明意思,是文學的一大進步
    • 西漢末開始追求美化,至齊梁而浮糜不能達意
    • 唐朝韓柳改革,以古文語法用今人言語
    • 宋散文發達,駢文謂之宋四六
  • 詩源於歌謠
    • 吟誦的詩與合樂的詩分離,實為詩體的進化
    • 音樂的變化造成詩體的變化
  • 作品的社會性體現
    • 積極:直接宣揚正能量,如屈原杜甫
    • 消極:流露負能量,如王維孟浩然,其積極作用:
      • 揭露社會陰暗面
      • 使惡勢力能有所減少

歷史

  • 最早左史記事,右史記言(尚書),小史記世系
  • 魏晉南北朝專設史官,依賴國家出錢,實質仍為私人編修
  • 唐以後集眾編纂正史
  • 宋代史學突飛猛進
    • 一人獨成一史:歐陽修《新五代史》、宋祁為主的《新唐書》
    • 編年史:司馬光《資治通鑑》、朱熹《通鑑綱目》
    • 典章經制:馬端臨《文獻通考》
    • 網羅古今:鄭樵《通志》
    • 當代史料: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王偁《東都紀略》等
    • 周以前古史:劉恕《通鑑外紀》、蘇轍《古史考》、羅泌《路史》
    • 外國史:葉隆禮《契丹國志》、孟珙《蒙韃備錄》
    • 考古學:起於宋,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
    • 史事考證:倪思《班馬異同評》等
  • 元明史學復衰。清朝文字獄不言史事,因考據盛行而有糾錯之功
  • 中國史學偏重政治史,尤其重於理亂興衰(正史紀傳、編年體)、典章經制(正史志、通典通考類)
  • 研究史法著作:唐代劉知幾《史通》、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

第十八章 宗教

  • 學問研究旨在解決部分問題,宗教旨在解決全部問題,因此不分時間地域均會產生。因信仰不可改變,經一定時間證偽後,遂成為迷信
  • 《周官》神靈分類
    • 天神:天子祭祀
    • 地祇:諸侯祭祀
    • 人鬼:主要是祖宗
    • 物魅
  • 歷來民間最重要典禮為社祭,人民只崇拜與自己關係近的神。中國天子不管細務,因此成為多神教,與一神教中一神管萬事並無實際區別
  • 泛神論與無神論實際也無本質區別
  • 術數:天文-數、曆譜-數、五行-數、蓍龜-術、雜占-術、形法-數
    • 術:壓勝咒詛占卜等神秘學
    • 數:根據所見所感推論原因
  • 漢武帝時方士
    • 一派煉丹求仙追求長生,傳承自東周方士,後逐漸失信於上層社會,轉向民間,終成黃巾起義。煉丹耗資故推向貴族,推平民改為符水
    • 一派祭祀山川神靈以求福,傳承自上古宗教,漢元帝後多被廢除
  • 道教
    • 道教源於術數及神仙家
    • 北魏寇謙之使道教上升為國教
    • 道教始祖可能是張脩,張魯冒之,以祖父張道陵為始祖
  • 佛教盛行原因
    • 輪迴說受歡迎
    • 只修個人不涉政治,得以扶植
    • 中國缺乏大宗教,故先入為主
  • 伊斯蘭教
    • 別稱回教、清真
    • 元代盛行輸入,從未流行
    • 回族因宗教結為一個民族,是獨一無二的
  • 明教
    • 原波斯國教,別稱摩尼教、火教、胡天、祆(音先)教
    • 南北朝傳入,流傳至南宋
    • 吃菜事魔
  • 基督教
    • 唐太宗時波斯人阿羅本(Olopen)傳入。別稱景教
    • 元朝時隨蒙古再輸入復絕,明中葉後又輸入
    • 清朝一度被朝廷禁止
  • 猶太教
    • 別稱一賜樂業教(以色列)、挑筋教
    • 約五代漢時輸入,宋時建寺
  • 宗教除了精神安慰,也會協助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因此廣為流傳
  • 宗教常做為政變的工具,如張角、孫恩、太平天國
  • 中國整體不甚迷信宗教,因儒學盛行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