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人物志》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科学

《人物志》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科学

一、招什么人?

1.人材(偏材)分类

  • 人材加点表
流业
清节家 150 0 0 0
法家 0 150 0 0
术家 0 0 150 0
国体 50 50 50 0
器能 33 33 33 0
臧否 100 0 0 0
伎俩 0 100 0 0
智意 0 0 100 0
文章 0 0 0 150
儒学 0 0 0 150
口辩 0 0 0 150
雄杰 0 0 0 150
  • 从政最基础的能力为三材
    • 德:德高望重,为人师表,类比儒家。
    • 法:建法立制,强国富人,类比法家。
    • 术: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类比谋士。
  • 三材加点方式构成不同的从政人材
    • 全加一项且满值:清节家(教育家)、法家(建制者)、术家(战略家)
    • 全加一项不满值:臧否(批评家)、伎俩(技术流)、智意(幕僚)
    • 平均加点且满值:国体(总理)
    • 平均加点不满值:器能(地方官)
  • 非从政人材
    • 类型:文章(文史学家)、儒学(学者)、口辩(外交家)、雄杰(军事家)

2.人君与人材

  • 人材类似五味,各有千秋;人君无味,可调和五味。
人君 人材
能用人 能干活
能倾听 能说会道
能赏罚 能执行

3.什么是英雄

  • 英:聪明秀出
    • 代表人物:张良
    • 可以为相
  • 雄:胆力过人
    • 代表人物:韩信
    • 可以为将
  • 坐论:坐而论道,不适合处理事务
  • 循常:处理日常事务,不能应变突发事件
  • 力人:卖力的
  • 先登:先锋,不能做将帅
特征 坐论 循常 力人 先登
聪能谋始      
明能见机(智足断事)      
力能过人      
勇能行之(胆能决之)      
  • 英、雄皆为偏材,为人臣
    • 只能同类吸引同类
  • 兼有英、雄,为人主
    • 英>雄:刘邦
    • 雄>英:项羽
    • 英的成分更贵重(因为刘邦灭项羽)

二、人怎么用?

1.适合的职业

人材 核心能力 代表人物 职业方向
清节家 自制力 延陵季子、晏婴 师氏或冢宰(教育、教导人君)
法家 立法 管仲、商鞅 司寇(公安局、检察院、法院)
术家 计策 范蠡、张良 三孤(战略规划)
国体 综合 伊尹、姜子牙 三公(建章立制、辅佐人君)
器能 综合 子产、西门豹 冢宰(人事、组织)
臧否 分别是非 子夏 师氏之佐(辅助教育、辅助教导人君)
伎俩 技术 张敞、赵广汉 司空(工程建设)
智意 安人定事 陈平、韩安国 冢宰之佐(辅助人事、辅助组织)
文章 撰文著述 司马迁、班固 国史(传媒、历史)
儒学 传道授业 毛公、贯公 安民(学者、专家)
口辨 辩论应对 乐毅、曹丘生 行人(外交)
雄杰 威猛 白起、韩信 将帅(军事)

2.各自的宜忌

人材
清节家 统大 治小则迂
法家 治烦 治易则无易
术家 治难 治平则无奇
臧否 纠奸 治边则失众
伎俩 治富 治贫则劳而下困
智意 治新 治旧则虚
口辩 治侈 治弊则残
雄杰 讨乱 治善则暴

3.人材发展路线

人材 未发达 已发达 运势
清节家 为众人之所进 为上下之所敬 激浊扬清,师范僚友 无弊而常显,故为世之所贵
法家 为众人之所忌 为上下之所惮 立法成治 为群枉之所雠 有敝而不常用,故功大而不终
术家 为众人之所不识 为明主之所珍 运筹通变 其退也,藏於隐微 奇而希用,故或沉微而不章
臧否 为众人之所识 为众人之所称 变察是非 为诋诃之所怨 峭而不裕,故或先得而後离众
伎俩 为众人之所异 为官司之所任 理烦纠邪 民劳而下困 细而不泰,故为治之末也
智意 为众人之所容矣 为宠爱之所嘉 赞明计虑 知进而不退,或离正以自全 谞而难持,故或先利而後害

三、怎么招人?

1.鉴定人材

九征

  • 通过九征对人初步判断。
  • 九征有明确褒贬,确定初始分值,排查依似(似是而非)、间杂(渣渣)。
九征 释义
平陂之质在于神(公平或偏颇:神态表情、神韵平淡或夸张)
明暗之实在于精(明智或暗弱:精神精力充沛或匮乏)
勇怯之势在于筋(勇敢或怯懦:筋脉肌肉勇健或萎缩)
强弱之植在于骨(刚强或软弱:骨骼刚强或柔软)
躁静之决在于气(安静或躁动:气息平静或急促)
惨怿之情在于色(乐观或悲观:脸色红润或憔悴)
衰正之形在于仪(端正或邋遢:仪表端正或邋遢)
态度之动在于容(正派或放浪:容态行动正派或放浪)
缓急之状在于言(平缓或急迫:说话慢或快)

拘抗

  • 区分内向与外向

十二性格

性格 描述
强毅 刚猛、强硬 材在矫正,可以立法 失在激讦,难与入微
柔顺 柔和、宽容 每在宽容,可与循常 失在少决,难与权疑
雄悍 勇悍、无畏 任在胆烈,可与涉难 失在多忌,难与居约
惧慎 谨慎、多疑 善在恭谨,可与保全 失在多疑,难与立节
凌楷 执著、专注 用在桢干,可以持正 失在专固,难与附众
辨博 推理、联想 能在释结,可与泛序 失在流宕,难与立约
弘普 博爱、周全 可以抚众 难与厉俗
狷介 孤傲、清高 弘在覆裕,可与守节 失在溷浊,难以变通
休动 雷厉风行 业在攀跻,可以进趋 失在疏越,难与持后
沉静 三思後行 精在玄微,可与深虑 失在迟缓,难与捷速
朴露 诚信、朴实 质在中诚,可与立信 失在不微,难与消息
韬谲 机智、多谋 权在谲略,可与赞善 失在依违,难与矫违
  • 十二性格以抗、拘的形式分为六组
性格组
刚强与柔和 强毅 柔顺
勇敢与谨慎 雄悍 惧慎
专注与发散 凌楷 辨博
博爱与孤傲 弘普 狷介
喜动与喜静 休动 沉静
诚实与机智 朴露 韬谲

最终定论

  • 三材对应不同的性格,可明辨大类。
三材 刚强与柔和 勇敢与谨慎 专注与发散 博爱与孤傲 喜动与喜静 诚实与机智
柔顺 惧慎 凌楷 狷介 沉静 朴露
刚强 雄悍 凌楷 狷介 休动 朴露
柔顺 惧慎 辨博 弘普 沉静 韬谲
  • 探查一人的才能,需要三天交谈:一道德二法制三策术
  • 兼材偏材的鉴定
    • 兼材:经常谈论评价他人的长处
    • 偏材:常称自己的长处求赞,看不到他人的长处

2.优劣区分(八观)

  • 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争夺与救助,关键时刻的取舍)
    • 间杂典型:慈不胜吝而不仁(同情弱者不舍得给钱);仁不胜惧而不恤(急人所急怕惹事不管);厉不胜欲而不刚(色厉内荏顾念私欲)
  • 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从隐藏不住的表情言辞之类和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本性)
  • 观其志质,以知其名。(观察志向与本质,确定是否名不副实)
  • 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仔细观察行为判断是否似是而非,有性格劣势而无其优势;又或似非而是)
    • 依似典型:纯讦(喷子);纯宕(臭牛逼);轻诺(大忽悠),似烈而寡信;多易(善变),似能而无效;进锐(冒进),似精而去速;诃者(事儿妈),似察而事烦;讦施(假大方),似惠而无成;面从(两面派),似忠而退违。
    • 似非而是: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
  • 观其爱敬,以知通塞。(观察父子之爱,君臣之敬,看未来顺利与否)
  • 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以六机判断君子与小人。欲处上-好胜是本能,君子不计较,小人怨恨)
    • 人情六机
      • 杼其所欲则喜(做自己想做擅长的事)
      • 不杼其所能则怨(不让做擅长之事)
      • 以自伐历之则恶(在别人面前自夸)
      • 以谦损下之则悦(谦逊待之)
      • 驳其所乏则婟(揭人短遭记恨)
      • 以恶犯婟则妒(以己之长攻人所短遭嫉妒)
  • 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对偏材找到短处,推测所长)
    • 直:讦
    • 刚:厉
    • 和:愞
    • 介:拘
  • 观其聪明,以知所达。(看智商)
    • 守业勤学,未必及材;材艺精巧,未必及理;理义辩给,未必及智;智能经事,未必及道;道思玄远,然后乃周。是谓,学不及材,材不及理,理不及智,智不及道。

3.鉴定误区(七缪)

  • 察誉有偏颇之缪(考察人物时容易人云亦云)
  • 接物有爱恶之惑(易受个人爱憎影响)
  • 度心有大小之误(不能单方面从志大志小、粗心细心来给人定论)
    • 心小志大:圣贤
    • 心大志大:豪杰
    • 心大志小:傲荡
    • 心小志小:拘懦
  • 品质有早晚之疑(成才有早晚)
  • 变类有同体之嫌(识人受自己类型的影响)
    • 性同而材倾,则相援而相赖也
    • 性同而势均,则相竞而相害也
  • 论材有申压之诡(人有穷达之势,主要是穷者有些抱负无法实现,非材之过)
  • 观奇有二尤之失(辨别奇才要注意表里不一的现象)
    • 尤妙:含精于内,外无饰姿
    • 尤虚:硕言瑰姿,内实乖反
    • 另外,每人辨别奇才至多超出自己一个层次

四、杂项秘籍

  • 人材(偏材)
    • 人材的本性无法改变,所以只接受与自己相同的,只喜欢与自己类似的。
    • 如果感觉本性改变了,是因为还未成材,成材後必定回归本性。
    • 与人材沟通,投其本性所好,必得好感;贬低则必遭记恨,对方必变本加厉。
    • 各类人材并不能意识到其他人材的能力,因此只会物以类聚。
  • 人君
    • 本性具有所有特征,所以能接受所有人。
    • 可以与之随意沟通,都能被理解。
    • 因为自身具有全部特征,所以可以发现别人的能力。
    • 所有特征的调和体,平淡无味的中和。
  • 大才是可以小用的,只是过于浪费。不能小用的不是真才。